股票配资网|免费配资炒股|实盘配资平台|在线配资公司

欢迎访问股票配资门户网站!

行业资源向头部券商集中 万联证券转型遇挑战,发展路在何方?

作者:股票配资网更新时间:2025-08-04点击:128

<股票配资网>行业资源向头部券商集中 万联证券转型遇挑战,发展路在何方?

本报记者 庄会 北京报道

行业资源向头部券商集中趋势明显,中小券商生存艰难。正在筹备IPO上市的万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联证券”)和很多中小券商一样,提出了“有特色、精品化”的战略目标。

从财务数据上看,自2017年,万联证券自营业务及资管业务发展迅速,但在快速发展同时,也出现多个风险事项,诉讼缠身,并被监管出具警示函。充足的资本是券商扩大发展的重要条件。IPO进展缓慢,万联证券转向债市寻求资本扩充。《中国经营报》记者据Wind数据梳理发现,2020年初至今,万联证券合计发行债券达29.5亿元,而2019年仅发行过一期规模3亿元、期限为4个月的短期融资债券。

转型遇挑战

从营业总收入上看,万联证券自2016年至2018年是停滞不前的。合并口径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1.30亿元、11.01亿元和11.09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3亿元、3.11亿元和2.54亿元。2019年,在经过控股股东新一轮增资扩股后,其营业收入增至13.44亿元,净利润增至4.11亿元。

从具体业务板块看,公司原核心业务之一的证券经纪业务在收缩。2016年至2019年度,公司证券经纪业务分部营业收入分别为5.76亿元、4.60亿元、3.41亿元和4.50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的50.99%、41.73%、30.70%和33%。

而其资管业务和自营业务却在迅速地扩张。

2016年至2019年度,万联证券资产管理业务营业收入分别为829.46万元、11285.57万元、12365.59万元和18174.76万元(2019年度在剔除以自有资金设立单一资管计划承接历史低流动性资产后的资管业务收入为5613万元),增速明显。

2016年至2019年度,公司证券投资与交易业务分部营业收入分别为15553.70万元、17847.53万元、29978.04万元和50521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3.76%、16.20%、27.02%和38%,逐年上升。

万联证券在招股说明书中阐述,“公司正在探索经纪业务朝财富管理方向转型,寻求差异化的定价方向,但市场尚未有成熟的经营模式可供借鉴,公司的财富管理转型仍然在探索中。”

这一转型也伴随着风险。

万联证券曾认购的1亿元“15新光01”债券为例,2018年8月,新光控股未按约定履行回购义务导致违约。2019年12月,法院一审作出判决,确认万联证券对新光控股享有的债权本息及逾期利息损失。

2017年和2018年,万联证券和新三板公司视纪印象(.OC)的两名股东签订股票回购协议,回购总价624.96万元。后因林际军、张辉德逾期未按协议约定履行相应义务,构成违约。如今,视纪印象已经变成“ST视纪”,2019年12月,法院判决要求两名股东支付回购款及逾期利息。

2017年5月,万联证券旗下资管计划参与飞马国际(.SZ)的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业务,融资总金额为2.95亿元。后因飞马控股(飞马国际股东,其用飞马国际的股票做质押)未按协议约定补仓,导致违约。

另外,2019年8月,万联证券因“在开展股票质押式回购交易中,对融入方尽职调查存在较大缺陷”,被广东证监局出具警示函。

万联证券希望将公司建设成一家业务上有特色的专业化、精品化的证券公司,其所谓的特色具体体现在哪里?此外,公司要如何应对在转型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风险挑战?对此,记者向万联证券发去了采访函,但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中小券商转型风险_万联证券_万联证券IPO进展

华金证券分析师崔晓雁认为,证监会2019年7月发布的证券公司“股权新规”从控股股东层面明确了证券公司未来的两大方向,即实力较强者向综合类发展,实力偏弱者只能走专业化路线。在某些细分市场更加专业,形成比较优势是差异化发展的关键。

投行业务频“利空”

近年来,券商投行业务竞争愈演愈烈,头部券商项目占优。作为中小券商,万联证券的投行业务是萎缩的。

2016年至2019年,万联证券投资银行业务分部营业收入分别为18538.60万元、10101.94万元、10545.95万元和12777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6.40%、9.17%、9.51%和9%,整体趋势下滑明显。

据Wind统计,2020年初至今,万联证券尚未有任何股权承销。2019年,其仅承销了一单可转债业务,承销规模5.25亿元,在统计口径包含沪深股市首发、增发、配股、可转债及优先股承销的总排行榜中仅位列第63名。

屋漏偏逢连夜雨。近日,证监会公布了对84家拟IPO企业现场检查情况,其中江西绿巨人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西绿巨人”)尤其引人关注,其被证监会移送稽查调查处理,并被采取36个月内不受理该企业股票发行申请的监管措施行业资源向头部券商集中 万联证券转型遇挑战,发展路在何方?,这也是84家企业中受处罚最重的一家。根据证监会披露的信息,这家企业涉及“大量修改银行流水”等问题。

江西绿巨人拟上市的辅导机构为万联证券。在万联证券投行业务停滞不前时,这一处罚无疑雪上加霜。

此外,2017年至2019年,万联证券还因在华鑫物流(.OC)和中讯邮电(.OC,已退市)的申请挂牌及持续督导过程中未能勤勉尽责被监管处罚。

债券承销业务约占万联证券投行业务的一半,但其曾承销的两家公司的债券也使万联证券受到影响。

丹东港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丹东港集团”)于2016年1月发行了两期债券“16丹港01”和“16丹港02”,合计规模25.5亿元,万联证券为两期债券的主承销商和受托管理人。违约后,万联证券代持有人向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案件尚在审理阶段时,丹东港集团迎来了破产重组。2019年10月,万联证券撤回诉讼。

2016年10月,哈尔滨秋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行了两期债券“16秋林01”“16秋林02”万联证券,发行规模合计10亿元,暂计至2019年4月,剩余本息约5.95亿元。违约后,万联证券也同样代持有人向法院提起了诉讼。

万联证券在招股书中坦言,公司作为证券发行的保荐机构、主承销商、新三板业务主办券商和并购业务的财务顾问,在执业过程中,如果出现因尽职调查未能勤勉尽责、信息披露不充分或持续督导工作不到位,以及发行人或其他发行当事人的不当行为,而被监管部门采取行政处罚或监管措施,将对公司的声誉和投资银行业务的开展产生重大不利影响,并对本公司的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近日,万联证券IPO有了新进展,证监会披露了对万联证券上市的反馈意见。其中,主要聚焦在前述自营业务、资管业务等具体业务上。此外,万联证券的股东情况也被问及。

万联证券第一大股东为广州金融控股集团(以下简称“广州金控”),持股49.1%;第二大股东是广州市广永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永国资”),共持有万联证券26.89%的股权,为广州金控全资子公司;第三大股东为广州开发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持有20.3%的股权;剩余的3.71%由广州国际信托投资公司(以下简称“广州国投”)持有。

天眼查信息显示,广州国投所持股份已被司法冻结。而广州国投和广州金控均受广州省人民政府实际控制。因此,证监会在反馈意见中要求发行人回答,“被冻结股权的案件进展情况,以及被冻结股权所涉股东是否存在被发行人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支配情形”。

股权穿透后,万联证券目前为国资100%控股,其中,广州金控和广永国资合计控股比例为75.99%。2010年至2018年,广州金控四次领头对万联证券增资,注册资本从最初的5亿元,增至现在的59.54亿元。不过,万联证券并未因此有较大起色。

Wind数据显示,2010年度,万联证券总营收为11.85亿元,与其2018年度持平。除资金支持外,广州金控在其他方面对万联证券有哪些帮扶,未来又有怎样的规划呢?截至发稿,广州金控方面未对记者的采访作出回复。

浏览器扫码访问